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胡季昭 南宋 · 林经德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扶植纲常抗直声,白头不惮岭南行。
书云惟孝友兄弟,臣罪当诛王圣明。
削籍投荒从宝庆,陟阶录后赖端平。
朝家赐谥今方举,凛凛孤忠死亦生(宋胡知柔《象台首末》卷三)
上疏请出乳母王圣 东汉 · 杨震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一
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
是以唐、虞俊乂在官,四凶流放,天下咸服,以致雍熙。
方今九德未事,嬖幸充庭。
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
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
而无厌之心,不知纪极,外交属托,扰乱天下,损辱清朝,尘点日月。
《书》诫牝鸡牡鸣,《诗》刺哲妇丧国。
昔郑严公从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几至危国,然后加讨,《春秋》贬之,以为失教。
夫女子小人,近之喜,远之怨,实为难养。
《易》曰:「无攸遂,在中馈」。
言妇人不得与于政事也。
宜速出阿母,令居外舍,断绝伯荣,莫使往来,令恩德两隆,上下俱美。
惟陛下绝婉娈之私,割不忍之心,留神万机,诚慎拜爵,减省献御,损节征发。
令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悔,《大东》不兴于今,劳止不怨于下。
拟踪往古,比德哲王,岂不休哉(《后汉·杨震传》)
谏为王圣修第疏 东汉 · 杨震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一
臣闻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储,九年耕,必有三年之储,故尧之遭洪水,民无菜色。
传曰:「国无三年之储,非其国也」。
故丰年知礼,凶年减除。
臣伏念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百姓空虚,不能自赡。
重以螟蝗,羌虏钞掠,二边震扰,战斗之役,至今未息,兵甲军粮,不能复给。
大司农帑藏匮乏,殊非社稷安宁之时。
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合而为一,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
今盛夏土王,而攻山采石,百姓布野,农民废业,其大匠左校、别部将作,合数十处,转相迫促,为费巨亿。
周广、谢恽兄弟,与国无肺腑枝叶之属,依倚近幸奸佞之人,与樊丰、王永等分威共权,属托州郡,倾动大臣。
宰司辟召,承望旨意,招来海内贪污之人,受其货赂,至有臧锢弃世之徒,复得显用
白黑溷淆,清浊同源天下欢哗,威曰财货上流,为朝结讥。
臣闻师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
怨叛之人,不可复使。
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
惟陛下度之袁宏《后汉纪》十七,《后汉·杨震传》,合录成文。)
复谏 东汉 · 左雄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九
臣闻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恶谗谀,然而历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谗谀蒙幸者,盖听忠难,从谀易也。
夫刑罪,人情之所甚恶;
贵宠,人情之所甚欲。
是以时俗为忠者少,而习谀者多。
故令人主数闻其美,稀知其过,迷而不悟,至于危亡。
臣伏见诏书。
顾念阿母旧德宿恩,欲特加显赏。
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王圣野王君
造生谗贼废立之祸,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欢快
桀、纣贵为天子,而庸仆羞与为比者,以其无义也。
夷、齐贱为匹夫,而王侯争与为伍者,以其有德也。
阿母躬蹈约俭,以身率下,群僚蒸庶,莫不向风,而与王圣并同爵号,惧违本操,失其常愿
臣愚以为,凡人之心,理不相远,其所不安,古今一也。
百姓深惩王圣倾覆之祸,民萌之命,危于累卵,常惧时世复有此类。
怵惕之念,未离于心;
恐惧之言,未绝于口。
乞如前议,岁以千万给奉阿母,内足以尽恩爱之欢,外可不为吏民所怪。
梁冀之封,事非机急,宜过灾厄之运,然后平议可否(《后汉·左雄传》,又见袁宏《后汉纪》十九)
安帝 孙吴 · 薛莹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一
安帝之初,委政太后
十有馀年,及亲万几。
佞邪始进,阉宦用事。
宠加私爱,阿母王圣
势倾朝廷,遂树奸党,摇动储副
山陵未乾,萧墙作难。
兵交禁省,社稷殆危(《御览》九十一)
不拜颜子议 东晋 · 张凭
 出处:全晋文
不拜颜子者,案学堂旧有圣贤之象,既备礼尽敬,奉尼父以为师,而未详颜子拜揖之仪。
臣以圣者,君道也。
师者,贤臣道也。
若乃推舜禹于君位,则稷契与我并为臣矣。
师玄风于洙泗,则颜子吾同门也。
夫大贤恭己,既揖让于君德;
回也如愚,岂越分于人师哉?
是以王圣佐贤,而君臣之义著;
拜孔揖颜,而师资之分同矣(《通典》五十三,案,此议通典附注于北齐事下,当是采晋张凭议耳,北齐未见有张凭也,今姑编入晋文,俟再考。)
皇甫谧 晋 · 辛旷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二
夫三光悬象,式扬天德,岳渎山泽,广开地道;
贤人显进,实与圣治。
力牧佐黄而涿鹿之征捷,舜禹翼唐而滔天之灾殄,阿衡在商而成汤之功著,姜望入周而文武之业建,圣人光济四海,欲垂大化者,莫不收才取良而致股肱,忠贤大才之人,愿立名迹,思在利见大人而王圣时治,此所以应天顺民之神龟,利涉大川之元吉。
大晋合天地之中和,经日月之重光,四目视其明,四聪达其听,岩穴出其隐,四门启其蒙;
高阳之八子,御高辛之群龙,俊才在官,时亮天工;
鸟兽非君子之俦,九皋无长鸣之鹤,万国黎献,咸仰南风之仁而抱化之隆,此其至治也。
先生固执冲虚,塞渊其心,殉文人之耿介,忘宣尼之所沽,步幽山之穷径,背汉津之明衢,日月遂往,时不我须,此惜寸阴者之所以为惧,而临川者之所怀慨也。
窃谓先生降匪石于高冈,回羽仪于皇京,顺震惊而翔抚,振六翮于天庭,邈禹、稷之遐踪,骋大任之夷涂,诏不世之洪勋,同先哲之丕模;
使瞻仰者所以藉之美世,希藉人六义之一。
献斯一篇,惟蒙采览。
伏惟先生,黄中通理,经纶稽古,既好斯文,述而不作;
将迈卜商于洙、泗之上,超董生于儒林之道,含光烈于千载之前,吐英声于万世之后,亦已盛矣。
旷以不敏,感佩厚惠,愿附骥尾,抚尘而游。
咨睹未因,而西望延企(《艺文类聚》三十七)
下书受禅 东晋 · 桓玄
 出处:全晋文
夫三才相资,天人所以成功,理由一统,贞夫所以司契,帝王之兴,其源深矣。
自三五已降,世代参差,虽所由或殊,其归一也。
朕皇考宣武王圣德高邈,诞启洪基,景命攸归,理贯自昔。
中间屯险,弗克负荷,仰瞻宏业,殆若缀旒。
藉否然之运,遇时来之会,用获除奸救溺,拯拔人伦。
晋氏以多难荐臻,历数唯既,典章唐虞之准,述遵汉魏之则,用集天禄于朕躬。
惟德不敏,辞不获命,稽若令典,遂升坛燎于南郊,受终于文祖。
思覃斯庆,愿与亿兆聿兹更始(《晋书·桓玄传》)
玺书禅位 南朝宋 · 王韶之
 出处:全宋文卷十八
盖闻天生蒸民,树之以君,帝皇寄世,实公四海,崇替系于勋德,升降存乎其人。
故有国必亡,卜年著其数,代谢无常,圣哲握其符。
昔在上世,三圣系轨,畴咨四岳,以弘揖让。
惟先王之有作,永垂范于无穷。
及刘氏致禅,实尧是法,有魏告终,亦宪兹典。
我世祖所以抚归运而顺人事,乘利见而定天保者也。
而道不常泰,戎夷乱华,丧我洛食,蹙国江表,仍遘否运,沦没相因。
逮于元兴,遂倾宗祀。
幸赖神武光天,大节宏发,匡复我社稷,重造我国家。
王圣德钦明,则天光大,应期诞载,明保王室。
内纾国难,外播宏略。
诛大憝于汉阳,逋僭盗于沂渚,澄氛西岷,肃清南越,再静江、湘,拓定樊、沔。
若乃永怀区宇,思一声教,王师首路,则伊、洛澄流,棱威崤、潼,则华岳褰霭,伪酋衔璧,咸阳即序。
虽彝器所铭,《诗》、《书》所咏,庸勋之盛,莫之与二也。
遂偃武脩文,诞敷德政,八统以驭万民,九职以刑邦国,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故能信著幽显,义感殊方。
自历世所宾,舟车所暨,靡不讴歌仁德,忭舞来庭。
朕每敬惟道勋,永察符运,天之历数,实在尔躬。
是以五纬升度,屡示除旧之迹;
三光协数,必昭布新之祥。
图谶祯瑞,皎然斯在。
加以龙颜英特,天授殊姿,君人之表,焕如日月。
雌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诗》:「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之位;
「勋格天地」者,必膺大宝之业。
昔土德告珍,传胙于我有晋。
今历运改卜,永终于兹:亦以金德而传于宋。
仰四代之休义,鉴明昏之定期,询于群公,爰逮庶尹,咸曰休哉,罔违朕志。
今遣使持节、兼太保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澹,兼太尉尚书宣范奉皇帝玺绶,受终之礼,一如唐虞、汉魏故事。
王其允答人神,君临万国,时膺灵祉,酬于上天之眷命(《宋书·武帝纪》中。)
策命齐王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九
伊太古初陈,万物纷纶,开耀灵以鉴品物,立元后以驭蒸人。
若夫容成、大庭之世,宓羲、五龙之辰,靡得而详焉。
自轩黄以降,坟素所纪,略可言者,莫崇乎尧舜
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德之休明,宸居灵极
期运有终,归禅与能。
所以大唐逊位,𬣿然兴歌,有虞揖让,卿云发采。
亮符命之臻,坦至公以成务,怀生载怿,灵祗效祉,遗风馀烈,光被无垠。
汉魏因循,弗敢失坠,爰逮晋氏,亦遵前仪。
惟我祖宗英睿,勋格幽显,从天人而齐七政,凝至德而抚四维。
末叶不造,仍世多故,日蚀星陨,山沦川竭。
王圣渊明,荣镜宇宙,体望日之威,资就云之泽,临下以简,御众以宽,仁育群生,义征不惠,国涂荐阻,弘五虑而乂宁,皇绪将湮,秉六术以匡济。
及至权臣内侮,蕃屏陵上,兵革云翔,万邦震骇,裁之以武风,绥之以文化,遐迩清夷,表里肃穆。
戢雕戈而事黼黻,委旌门而恭儒馆声化远洎,荒服无尘,殊类同规,华戎一揆。
是以五光来仪于轩庭,九穗含芳于郊牧。
象纬昭澈,布新之符已显,图谶彪炳,受终之义既彰。
灵祗乃眷,兆民引领。
朕闻至道深微,惟人是弘,天命无常,惟德是与。
所以仰鉴玄情,俯察群望,敬禅神器,授帝位于尔躬。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于戏!
王其允执厥中,仪刑前式,以副率土之欣望。
命司裘而谒苍昊,奏《云门》而升圜丘,时膺大礼,永保洪业,岂不盛欤(《南齐书·高帝纪》上,又见《南史》四。)
杨震98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小畜集》卷一五、《曹南文献录》卷五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袁宏作《后汉纪》,为杨震立论,且引之三仁,以为蘧宁悦箕子之心,叔孙通微子之趣,杨震比干之志。
又谓三者诚有异同,亦各尽天人之理也。
虽是而褒之,不显,请试论之。
夫人莫不乐生而恶死,非笃于名教者,不能杀身以成仁。
是以趋生之易,即死之难,不待诱而然也。
立言垂教者,当劝其所难,沮其所易,犹惧人之不从也,况混而为一哉?
箕子者,所谓爱其生而有待者也,故能演《河图》《洛书》之文,陈九畴、五行之义,使天下彝伦攸叙,人到于今赖之。
盖所存者大,故不死而有为也。
蘧宁者,小国大夫,位非见危致命之地,故有道则智,无道则愚,非箕子之俦也。
微子义存宗社,抱祭器而归周,使商之祀不绝于宗,所虑者远,非偷生者也。
叔孙通,暴秦之博士尔,茍脱虎口,岂微子之伦邪?
杨震之于比干,异代同德
就三仁而言之,宜褒干以起教;
蘧宁、叔孙通、杨而言之,宜显以劝人。
古之为三公,辅万乘,当亡之时,负天下之望,慕箕、微、蘧宁、叔孙之行者,可胜道哉?
比干、杨震之风者,盖亦鲜矣。
杀身成仁,如是之难也。
震之将死,顾诸子谓门生曰:「吾居上司,疾樊丰之狡猾而不能诛,恶孽女王圣之倾乱而不能禁,知帑藏虚竭、赏赐不节而不责,何面目以见日月」?
遂仰药而死,斯无愧于比干矣。
然吾观杨彪事献帝为三公,浮沉乱世,全身远害而已。
魏文受禅,微蘧宁、叔孙之风者乎!
子修北面事魏,坐法伏诛,祖风替矣。
呜呼!
杀身奉国以训子孙,子孙犹不能守,况悠悠世人哉?
而又混三仁之名迹,开去就之蹊术,欲望教人行劝,其可得乎?
吾故曰褒干显而起教劝人也,不其然欤?
祠山祝文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西山文集》卷五四
正佑昭显威德圣烈王(同前。):考按图志,惟王圣德神功,被于远迩,四方郡邑,莫不有祠,而泉之祠尤闳且丽,民之恃王为命也久矣。
间者仅命官僚而未克亲谒,此某之罪也,是用涓日之良,顿首庭下。
惟王哀悯斯民而亟救之,俾无饿莩流离之厄,则吏与民均王之赐,其敢有忘!
王常博寄示沌路七诗李肩吾用韵为予寿因次韵 其四 南宋 · 魏了翁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竹外蒲牢叩晓鲸,玉珂金钥恍心惊。
断章韩愈赊七字,臣罪当诛王圣明。
奏论实录缺文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七、《续文献通考》卷八六、《渊鉴类函》卷六九、嘉庆《邛州志》卷四二
臣曩者滥员东观,盖尝伏读金匮玉板之藏,每惟祖宗实录自东都以前凡一百六十八年,不过一千馀卷。
而南渡以后,高宗、孝宗皇帝两朝实录仅六十馀年,遂至一千卷。
三十六年事为五百卷,犹之可也,而二十七年为卷亦如之,意其广记备言,无所脱遗。
而臣偶因当时所遭,随事检阅,则有不尽然,往往一月而釐为二三卷,往往州县细故亦动是千馀言,至事关大体,顾反脱略。
且如开禧元年虏使赵之杰要陛下起受国书,臣时以馆职获陪朝著之后,偶记乾道六年虞允文为相,虏使乌林答天锡倨慢,与此相似。
时则允文前奏:「大驾还内,放仗罢朝」。
臣与在列诵言其事,所冀速达。
有顷,闻陛下径还禁中,一如乾道故事。
臣谓宰执必有援此以开陈者矣,乃闻韩侂胄宰执言,此谢郭然为之。
不知郭然秉政,尚后此十馀年也。
臣既退朝,即取乾道国史、实录、会要、圣朝日历诸书遍加披阅,则于此事或全无所载,或略及一二,而实录则仍循常比,书垂拱殿赐茶酒,不知是日茶酒未尝设也。
又书知閤王抃上疏,诏明日引使人朝见,乃似专美于,而词止议受书之仪,亦不及放仗罢朝事。
此实录之阙文有如此者。
是岁苏师旦安远军节度使,明年六月师旦抵罪,词臣以草制罢去。
或谓内制未有封駮故事,臣因记乾道七年三月己卯张说佥枢张栻等言其不可,旋即反汗。
八年二月乙卯申命,则周必大直学士院缴还批诏,且乞以宣徽
臣即检阅实录诸书,则己卯事无所载,止于是月戊子书节度使万寿观制,不书事始,已当修正。
至八年乙卯事,则又逸去。
王圣则臣直,此最是先朝美事。
而前后皆不书,此又见实录之阙文有如此者。
开禧二年秋八月倪思李壁争论明堂严父配天事,朝论莫知所决。
臣因记淳熙三年三月丙午朔秘书监李焘奏乞举行宗祀明堂之礼,历引神宗皇帝圣语及钱公辅、司马光、李受诸儒之,尝下群臣议。
虽不果行,然实录不当全脱其事。
至淳熙六年赵雄为相,竟白行之,实录亦所不书。
元降明堂诏书,亦未尝登载,而阅乐等事亦皆失实,又以见实录之阙文有如此者。
臣因是三事,每叹孝宗皇帝明谟伟断,卓越前代者,不可胜纪,而臣偶记所闻,辄逢脱略。
夫卷帙猥繁若此,而纪载脱略乃尔,若不及今距乾淳未远,文字未尽沦失,老师宿齿、故家遗裔尚可访问,亟与搜罗会稡,则因循浸久,必致是非失实,无以传示方来。
臣伏睹实录院见遵诏旨,改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增入列传。
臣愚欲望睿旨并下本院,令史官将两朝实录重加点校,傥有阙失,如上所陈者,即采访增入。
其冗滥重复,及吏文不经去处,悉与删削。
庶几文省而事详,足以垂宪贻后,仰副陛下寅念祖烈之意。
乐天忠州诗遗王圣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六、《山谷全书·别集》卷七、《豫章先生遗文》卷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一
营丘王圣徒守忠州,其治民事如庖丁之解牛,其擿吏奸如痀偻之承蜩。
故不几时,郡中无一事,颇以樽俎,求乐天平生行乐处,集歌舞醉其僚。
予故书乐天忠州得意诗遗之,使知予欲粲然一笑于其间而不得也。
绍圣三年十二月初七日涪翁书。
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左街功德使知内侍省事刘公神道碑铭827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宸极正位。
运四时者璇枢
太微启扉。
分两垣者上将
其或道兼文武。
勋著旂常。
禀岳立之神姿。
蕴泉渟之深识。
存也出忠入孝。
爱敬同归。
殁也洒泽漏泉。
始终一贯。
求之前古。
不亦难哉。
公讳宏规。
京兆云阳人也。
派流甚远。
圭组相承。
炳焯周邦。
光扬史牒。
曾祖恩。
官止同州白水县
祖信。
终于汉中郡折冲都尉
父英。
左武卫中郎将
历阶勋至游击将军上柱国
皆缵前绪。
践履夷途。
或明恕而行。
俾人归厚
或强毅以立。
顾敌必摧。
不显当时。
宜生达者。
公十有五。
乃应选用。
冲和之美。
畅茂于四肢。
喜愠之来。
不尘于绝境。
亦犹昆岫片玉。
峄阳孤桐
生禀异姿。
终成重器。
始署云骑尉赐绯
累迁内侍省内仆寺丞
密侍赤墀。
飞声紫禁。
植操不逾于规矩。
抗志已在于丹霄。
无何。
丁郎将忧。
苴枲服丧。
杖而后起。
不辞王事。
是谓从权。
俄授徵事郎内侍省局令
刘辟逆命。
禁旅徂征。
护汧陇枭骑之锋。
平井络鸱张之虏。
始以义击。
俄焉凯归。
由是有轻车都尉之授。
旋又将命抚循。
灵州以届于边。
犒军五城
勤役万里。
懋乃休绩。
简于天心。
加银印赤绂之赐。
天威军使。
奉诏蛮方。
再安憬俗。
俶傥扶义。
有叱驭之风。
感激捐躯。
忘跕鸢之苦。
恩礼浃洽。
要荒宴如。
寻自奚官局丞翰林院使。
仙署重深。
天颜咫尺。
导才臣之启沃。
广睿哲之聪明。
公学富邱坟。
智参神化。
叶机赞命。
发挥王猷。
故事蔼然。
内廷繄赖。
爰加内侍伯贰副军中尉副左街功德之任。
紫艾龟印之宠。
以昭其庸。
武旅凫藻之师。
实为之佐。
检校司空王公谔之授钺河东也。
内给事
为之护军
金兰之契。
睦于元帅
以泉海之量。
接于宾僚
三军煦爱日之和。
列郡靡清风之德。
振武失守。
主将遁逃。
朝廷轸忧。
虑为边患。
因命尚书张煦节制是邦。
诏公领步骑五千为之声援。
公内运秘计。
外示閒安。
诡以巡边。
掩其无备。
长驱猛锐。
深入垒门。
乃以宣劳之名。
俾其少长皆会。
然后擒执魁首。
置之典刑。
戮三百馀人。
阖城股慄。
武安之坑赵卒。
莫辩幽冤。
韩信之下井陉
徒闻疾斗。
未若公德刑具举。
威惠皆宣。
乘驲上闻。
班师旧镇。
司徒既殁。
承乏总戎。
高平公奕叶相门。
一时盛德。
与公虚舟相待。
朱瑟谐音。
淡然而成。
去如始至。
寻又奉诏巡边。
以观军实。
北至钩注。
东达飞狐
道里曲折。
不遗于掌握。
兵机奇正。
尽在于襟灵。
士怀挟纩之恩。
人感投醪之醉。
壶浆塞路。
幼艾争先。
爰写山河。
存于绘事。
宪宗悦而嘉叹。
尝置坐隅。
李恂之图书。
乃知聚落。
观千秋之画地。
尽见山川。
朝议大夫内侍省内常侍
复归旧镇。
报忠劳也。
上以公器能可以居重任。
机权可以参密勿。
遂发中诏。
俾还京师
改内飞龙使
右神策军副使
飞龙掌天骥之闲。
古太仆之职也。
禁旅总兰锜之兵。
古上卿之寄也。
公或为长。
或为副。
盖选众而举。
惟才是择。
翌日命知枢密
公揣摩心术。
练达国章。
谋无不成。
𨔝有馀裕。
神武经纬之际。
王师戡定之初。
一日万机。
昼常三接。
忠猷隐于闻听。
嘉谋秘于宫闱
略而不书。
盖温树不言之义也。
真拜内常侍知内侍省事
旌其忠力。
赐名宏规
宏者光大之称。
规者规范之谓。
合此二义。
表兹一心。
俄而淄青干纪。
兵集淮海
以公累护戎事。
尤邃武经。
出为淮南监军
委以攻讨。
鸣钟鼓以问罪。
运筹策以出奇。
方厉志于戈矛。
遽缠哀于风树。
抱终身之痛。
自达神明。
当赴难之辰。
敢避金革。
起复宁远将军
依前充监军使
元恶既歼。
复掌枢密
宪宗凭几大渐。
召公受遗。
穆宗膺图御宇。
翳公定策。
捧日而升黄道。
翼龙而上赤霄。
名节功勋。
光昭图史。
忠武将军内侍省少监
上柱国
云麾将军
服阕。
银青光禄大夫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彭城县开国子
封沛国公
食邑三千户。
赐以长戟。
列之朱门。
守约鸣谦。
不有其贵。
属幽镇首祸。
赵魏挻灾。
公内谒谋猷。
定指纵之计。
外缉机务。
当政赋之源。
虑不及私。
居尝慎独。
悬水镜而情无隐伏。
持天衡而心靡重轻。
嶷然如山。
以镇偫动。
逮长庆季岁。
穆皇疾已弥留。
公志仗神明。
心存王室。
请立先后。
以为副君。
雪涕抗词。
首陈大计。
举觞沥。
众议皆从。
延年离席而社稷已安。
赵喜横阶而尊卑乃定。
惟公方之。
谅无惭德。
公以名遂身退。
举能进善。
人之高躅也。
乃推同志固繁机。
左监门卫上将军省事
复为河东监军使
拜泣玉墀。
宠锡金带。
虽魏后深恩。
刘稹之部落。
吴君密渥。
陆逊之金环。
焕赫辉荣。
莫逾于此。
穆宗厌代。
先后向明。
公恳请会朝。
旋奉俞诏。
特进右武卫上将军
公以子牟之恋。
常怀魏阙。
汲黯之志。
惟在汉廷。
恳辞北辕。
上不能夺。
寻除内宅使鸿胪礼宾等使。
前代特进
位次三公
居骠骑仪同之上。
非茂勋俊德。
曷以处之。
左神策军中尉左街功德使
汉氏京师有南北军之屯。
武帝既平百粤。
内增七校。
今之中尉
实司其任。
公说礼敦诗。
深知将帅之体。
安人和众
实有经武之材。
以清净礼缁黄。
以慈惠亲戎旅。
西方之教。
不肃而成。
北落之卫。
隐然难犯。
吐论必援于经史。
耽玩惟志于图书。
遇物而泾渭自分。
立诚而风雨如晦
权虽侔于卫霍。
主意益亲。
宠虽盛于金张。
人心咸悦。
非全才旷度。
岂能臻于此欤。
公志气方强。
春秋甚富。
将欲扬威瀚海
耀武龙廷。
展报国之壮图。
恢致君之远略。
劳而生疾。
恳请辞荣。
天子忧吕蒙之未瘳。
景丹之卧镇。
近臣挟医而骈至。
中使赐药以交驰。
心徒倾于太阳。
命已迫于朝露。
洒血怀感。
启手归全。
十一月二十八日
薨于长安来迟里第。
享年五十二。
遗表献名马雕鞍宝器犀带。
臣子之恋。
不其至乎。
敬宗当宁流襟。
废朝三日。
开府仪同三司
赠绢一千疋。
布四百端。
钱三千贯。
上拟三台之耀。
下管九泉之荣。
礼命所加。
冠于当代。
朝廷硕臣。
闻必兴叹。
和垒故校。
相视潸然。
李将军之殂。
人皆流涕。
以其结于士大夫。
公近之矣。
况公瞑目之后。
曾未经旬。
变起林光。
灾缠霄极。
则知日磾已殁。
何罗之衅遂成。
许褚既终。
徐地之妖莫遏。
惟公峰峦耸拔。
挺秀色于晴霞。
律吕含和。
流清音于大厦。
志必存于经济。
量莫挹其冲深。
思若涌泉。
智如炙輠。
决胜千里。
通知四夷。
察情伪之端。
达几微之际。
故天子虚已以听。
询谋允谐。
道不取于苟容。
言必归于中正
居平而博厚泛爱
临事而感慨立名。
体征虏之奉公。
得亚夫之守节
公之掌枢也。
穆皇寝疾逾年。
公之总戎也。
敬宗朝廷多事。
公协和将相
安靖邦家。
劲草不摇。
乔松自直。
传称公家之利。
知无不为。
忠也。
送往事居。
俱无怍色。
贞也。
惟公有之矣。
惜乎未及中寿。
俄归杳冥。
景已戢于虞泉。
名空留于简册。
可不悲哉。
夫人密国夫人李氏。
懿行兰薰。
贞风玉莹。
石窌。
宠章全德。
直体茂于宗姻。
洵美光于内则。
悲声昼哭。
痛结泉扉。
有子五人。
长曰行立。
朝散大夫内侍省宫闱局令上柱国彭城郡开国伯赐绯鱼袋。
次曰行深。
中散大夫内侍省给事赐紫金鱼袋。
次曰行元。
□□□□赐绿。
次曰行宣。
朝散大夫内府局丞上柱国□□□□次曰行□□□□咸以圭壁之姿。
藻身文囿。
鸿鹄之志
矫翼禁林。
朱紫连华。
闺门雍睦。
忠出于孝。
负五龙之俊才。
丧过乎哀。
有二连之深戚。
粤以太和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即幽窆于浐川之西。
礼也。
青鸟启兆。
悲垄树之长阴。
白鹤淩风。
嗟吊宾之遽返。
永图丕绩。
乃篆贞珉。
铭曰。
王圣化。
仰法星枢。
始自丝忽。
风行八区。
谁参其任。
公实帝俞。
出吐君命。
入赞臣谟(其一)
惟后建邦。
外分蕃岳。
奥则淮壤。
雄惟朔漠。
谁护其军。
公多智略。
恒瀚既宁。
王猷允若(其二)
汉家宫室。
上应太微。
布列环卫
恢张武威
谁司其柄。
公达戎机。
英王流眄。
忠贤是依(其三)
内外之寄。
安危所注。
惟公全德。
乃畅机务。
美璧良圭。
瑞质凝素。
霜戟宝刀。
森然辉库(其四)
天挺奇志。
贞若浑金。
出入三纪。
贤明一心。
寒松在巘。
霜霰宁侵。
皇泽之厚。
川流比深(其五)
赵孟愒景。
光音遂远。
长卿痟。
药石皆晚。
灵芝难驻。
奇香莫返。
光碎珠泉。
芳消兰畹(其六)
卤薄诏葬。
城阙之东。
列旌旗于素浐
凝箫挽于朔风。
落槭槭之霜叶。
叫离离之晚鸿。
时一往兮舟壑逝。
魂归来兮(其七)
赦后祭□□祝文(见《南康集》)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七
季秋辛未,天子有事于合宫乐备礼成,攽祭泽于宇内。
凡诸祀坛宇之有功于民者,悉诏有司洁严报享。
王圣德神功赖及万世,至今天下生人有一日之安者,皆王之德也。
邦有彝典,敢或不虔?
仰惟明灵,尚其昭鉴。
苦阴雨 明 · 杨继盛
云黯黯兮郁愁结,雷隐隐兮哀怨绝。
雨潸潸兮血泪下,水泠泠兮悲声咽。
鸟乱啼兮怜人苦,花零落兮谁是主。
欲入深兮无永穴,欲高飞兮无翰羽。
扪胸问心心转迷,仰面呼天天不语。
混宇宙兮不分,蔼烟雾兮氤氲。
西风起兮天霁,挂远树兮夕曛。
聚还散兮暮云平,晦复明兮日初晴。
何时回怒兮天王圣明。
清芬堂记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八、《攻愧集》卷五六
皇朝以忠厚为家法,亲睦九族,高视千古。
高宗中兴,收用周宗以强王室,如令畤、令詪、子崧、子昼、子淔,皆列之法从,或绍爵郡王,士樽、士篯等又皆极禄位之丰。
更化之后,首擢令衿袭封安定,独殿诸老,宠眷隆渥,特许非时见。
普安郡倡和动盈卷轴。
王圣高迈,学问夙成,篇章璀璨,属联尤工。
其间理趣精深,非若文士徒为华藻而已。
绍兴三十二年孝宗受内禅,而令衿不及见矣。
一子子觉,以御书诗二轴装潢以进。
孝宗复亲洒翰墨题其一云:「朕在藩邸,令衿以室老奉朝请,时有唱酬。
子觉今标轴来上,想清芬之如在,复书赐之」。
其一云:「此卷皆朕与令衿唱和诗,令衿亡矣,览之怆然」。
先是,祐陵朝谏官江公望以抗直敢言有重名于时,而又学佛超诣,每谓与吾道合。
令衿旧与之相好,得其四书,俱是理到之言。
前后名公卿跋语甚众,尝以进呈。
孝宗又书其后有曰:「观江公之言,其利济方便,超脱生死,佛道盖如是欤?
超然居士果能允蹈,卓尔不群,信乎宗藩之领袖也。
高山仰止,聊书卷末」。
诗及此跋又书旧讳,至十有一。
超然,令衿自号也。
子觉之长子伯禽秘藏于家,亦谨题于卷尾。
伯禽之子师济举以示臣钥,敢整冠再拜而读之,仰而叹曰:「皇乎盛哉!
臣子之家宝先日所得奎画有之矣,未有炳曜杰特,昭回之光连篇累牍如此之夥者也」。
安定天资颖悟,加以笃学,所交多世之名胜,乐善好施,胸次豁然。
中间尝以客得祸,终不自悔,惠人利物,不负公望之言。
寓居柯山,臣外祖太府少卿汪思温为守,与之友善。
公望所谓事事方便,物物利益者,外祖盖终身诵之。
后二十年,先臣赠太师岐国公璩为监征,公知其贫而廉,贷私钱三十万以济臣家之归。
先臣一介不取,虽已偿之,至今怀感,终不敢忘。
此固公之细事,敢附见于此,抑使人有以信公之实行也。
师济将取「清芬」二字以名其所居之堂,而求记于臣。
臣老矣学落,不能驰骋于艺文之圃,辄直书始末,以著君臣相与之深。
庸诏后世,为安定子孙无穷之荣,且以见前良议论词采,更相映发,为一时文献之盛云。
新茶王圣时蒙示五诗 宋 · 许景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建溪初采雪芽香,病客分来敢独尝。
一碗聊为金粟供,五篇不学玉川狂。
风雷有信犹嫌晚,草木无情也著忙。
谁似山中老松柏,不知人世有炎凉。